为应对疫情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,国际社会应尽快达成共识并落实SDR分配。
与此对称,以世界货币作为本币的国家,虽拥有利率操纵权,但却失去了汇率操纵权(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要通过政治手段,剥夺贸易对手的汇率决定权)。关键就是没有抓住住房这个抓手,没有住房的户籍依然无法使居民成为分享财富增长的有产者。
人民币与美元挂钩,就意味着所有国内赛场,就是奥运会赛场。纳瓦罗对美国企业说,回不回美国不重要,只要离开中国,哪里都行。美国就像当年的西班牙一样,只要不断发掘白银,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换取其它国家的财富。而所谓市场经济,就是把国家当作一个大的市场来管理。西班牙白银的发现,并没有使西班牙成为工业化国家,反倒是成全了英国的伟大崛起。
美国鹰派遏制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手段,就是把中国排除在世界分工体系之外。过去三十年,中国依靠大规模基建带来的投资,完成了城市政府和企业的重资产,下一个三十年,最大的投资需求不再是政府重资产——基建,而是来自于家庭的重资产——住房。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有针对性稳岗拓岗,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,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。
创新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,货币信贷较快增长,金融市场总体稳定。同时,疫情催生了医疗卫生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国际合作,有利于我国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发展。全球疫情仍在加重,贸易保护主义、逆全球化思潮抬头,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乐观。同时,企业主动加快转型升级,创新生产营销方式,避免了规模性破产倒闭,上半年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,彰显了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强大韧性。
6月份,小型企业PMI为48.9%,低于临界点。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,落实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,着力稳定经济基本面,国民经济稳步复苏。
针对企业困难,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,深化简政放权,鼓励创业创新,最大程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,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.6%,比一季度收窄5.2个百分点。产业高端化趋势更加明显,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5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.7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9个百分点。上半年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.5%,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增长34.5%。
受疫情防控等影响,需求端复苏相对滞后,居民消费恢复较慢。针对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、应急储备等领域不足,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加快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,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。随着一揽子政策逐步显效,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,生产经营形势逐步改善,市场预期总体向好。上半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.7%。
6月份,全国20—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为19.3%,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2.1、3.9个百分点。1—6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.8%。
综合运用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,兜牢基本生活底线。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,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,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。
基础工业发展得到保障,煤电油气供应安全稳定,上半年原煤、原油、生铁、钢材、十种有色金属、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.6%、1.7%、2.2%、2.7%、2.9%、10.3%。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2.3%,连续2个月正增长。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但农民工、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压力不容忽视,特别是随着毕业季到来,大学生失业问题更加突出。面对压力,各方面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,随着经济运行企稳回升,企业用工需求趋于扩大,加上各地广开就业门路,创新方式盘活就业市场,自主创业、灵活就业增多,日益成为重要的就业吸纳器,将对就业稳定发挥重要保障作用。(二)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,助民需帮民困解民忧。(五)全力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,加快释放需求潜力。
尤其是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,凸显了中国经济强大韧劲、巨大回旋余地和综合施策效果。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,上半年服务机器人、城市轨道车辆、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.9%、13.0%、11.9%。
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,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6月份,出口额同比增长4.3%,进口额增长6.2%,今年以来首次实现进出口双双正增长。
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人们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碧水。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加大,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,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,价格临时补贴标准阶段性提高。
但疫情客观上带动线上消费持续活跃,线上线下加速融合,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逆势成长。没有质的提升,经济社会效益效率就难以改善。加大对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和饮水安全、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,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积极支持企业转型发展,引导帮扶企业通过技改、重组等方式实现升级转型。
截至6月30日,中西部22个省份已开工扶贫项目40.9万个,开工率达95.2%。用足用好出口退税、出口信用保险、出口信贷等支持政策,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、保市场,外贸形势好于预期。
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,大力支持企业求新应变、危中寻机,积极应对疫情影响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。尤其是我国疫情传播率先阻断,经济运行率先企稳,为更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、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赢得了先机。
6月份,股票成交量同比增长33.4%。抓住我国内需潜力大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,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实现全面小康,关键在补短板。6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.9%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.4%,均连续4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。生猪生产逐步恢复,市场保供稳价取得成效,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.8%,比一季度回落1.1个百分点,多数菜篮子产品价格持续回落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.4%、1.9%。
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。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,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,发挥投资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。
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,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经营信心较强。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,水质优良(Ι—Ⅲ类)断面比例提高5.6个百分点。
上半年,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4.9个百分点。疫情直接影响就业和群众基本生活。